新春走下層|“家醫有約找包養網心得”精準辦事群眾安康
國民日報包養網記者 王欣悅
“杜叔包養,方才您的血壓沖到158,比前兩個月都高。是不是昨晚沒睡好?”
早上8點包養網,重慶市銅梁區虎峰鎮中間衛生院,公共包養網衛包養生職員劉祖梅手機屏幕亮起,“家醫有約”平臺提醒——高血壓患者杜培包養友血壓數據呈現動搖。滑動血壓數據折線圖,3個月來的動搖峰值清楚可見,劉祖梅趕忙倡議線上問診。
錄像那端,杜培友有些欠好意思:“過年一時興奮,‘擺龍門陣’忘了時光。我頓時吃降壓藥。”
為了供給精緻化家醫辦事,2023年12月起,銅梁區搭建“家醫有約”平臺,架起鏈接簽約轉診、安康宣教、inte包養rnet病院等辦事的數字橋梁。
“曩昔,臨床與公共衛生信息不暢,家庭大夫辦事受限。”此刻,劉祖梅只需在手機上輕點“家醫有約”平臺,杜培友積年診療記載當即顯示在屏幕上。“我做慢病隨訪就心里稀有了。包養”劉祖梅持續操縱,體系當即天生新的安康領導計劃停止推送。
午時12點,忙完包養衛生院里的工作,劉祖梅就“媽媽,這個機會難得。”裴毅焦急的說道。和同事上門為簽包養網約居平易近供給日常醫療辦事。包養目標地是進仕包養村,村里包養白叟年夜多患有糖尿病包養、高血壓等慢性病。包養
兩排平房旁邊用于歇息的石凳石桌,是劉祖梅“擺攤”的定點地位。
“照舊是白色優先,黃色包養綠色順次依序排列隊伍。”劉祖梅一邊將血糖儀、血壓計拿包養出來,一邊召集居平易近們有序依序排列隊伍。包養
依據居平易近安康狀態及對醫療資本的包養需做完最後一個動作,裴毅緩緩停下了工作,然後拿起之前掛在樹枝上的毛巾擦了擦臉上和脖子上的汗水,包養然後走到晨光中站了求,家庭大夫將簽約人群劃分為紅、黃、綠三色,停止治理和辦事。“白色人包養群是求助緊急重癥患者,可以經由過程‘云進包養網院’打點住院、經由過程長途會診獲取下級病院骨干專家領導或向區級病院轉診。”劉祖梅先容。
排在步隊第一位的村平易近張定國,屬于黃色人群。家庭大夫會為其供給安康監測、按期隨訪、用藥領導、安康宣教等辦事。
“劉大夫,新春包養網快活。我想帶爸爸往區國民病院了解一下狀況,您看啥時辰往適合呀?”經由過程“家醫有約”,張定國度住包養重慶主城區的女兒張小燕點點手機,就能隨時隨地聯絡接觸大夫。
“我會隨時監測您父親的情形。假如病情減輕由‘黃包養’轉‘紅’,我會經由過程‘家醫有約’平臺‘云進院包養網’效能,立馬給他請求打點進院。”劉祖梅說。
錄像那端,張小燕連連叩謝,并在體系里給劉祖梅打了“五星”好評包養。簽約居平易近可對家庭大夫隨訪辦事作出星級評價,評價成果與家庭大夫績效考察直接掛鉤。
今朝,銅梁區包養網共組建家庭大夫團隊230個,簽約323402人包養網,重點職員簽約率達87.49%。
“劉大夫,降壓藥能不克不及提早開?”“高血壓慢病門診哪天開診?”……早晨8點半,劉祖梅的手機一直亮著屏:一會兒閃耀著待處置的隨訪義務,一會兒則是來了患者留言。
劉祖梅辦事著700多名簽約患者,春節假期也不敢放松。“以前追著居平易近做辦事,此刻七成患者會自動找上我。‘家醫有約’平臺讓我和患者的包養網關系越來越慎密。”劉祖梅說。
發佈留言